欢迎光临校园文学网

逛雷坡庙会



正殿外边的空地上有不少商贩在兜售商品,但看起来生意也很一般。只是几处卖小吃的摊点生意很是红火,有卖油条的、有卖煎包和糊辣汤的、有卖烧饼的、还有卖砂糖馅子的,生意最好的当属卖凉粉的。因为今天的气温比较高,所以吃凉粉的人就比较多。卖凉粉的人一边收钱、一边调凉粉,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我们看到一位推着三轮车卖狗肉的中年妇女也来到了正殿前边的空地上。一位中年男子问她:“你咋跑到庙上来卖狗肉了?灵官爷见了会不高兴的!”

那个卖狗肉的中年妇女生气地反驳道:“你才是胡说八道哩,你咋知道灵官爷会生气啊?灵官爷没有成神的时候最喜欢吃狗肉了!”

旁边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来到西南角看那两层殿堂。大殿前边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香炉,香炉里还插着一些未燃烧完的香。令人吃惊的是,这里面供的竟然是真武大帝。

小屈说道:“在道教诸神中,真武大帝的地位要比王灵官的地位高得多。看来在王灵官的地盘上,真武大帝也得靠边站啊......”

有几位烧香的妇女回过头来看了看我们,小屈就不再往下说了。

我们走进大殿,看到了真武大帝的塑像,他的形象非常威武。只见他披散着长发,身着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还侍立着龟蛇二将以及记录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真武大帝、龟蛇二将和金童玉女的塑像都塑造得栩栩如生。小屈忍不住对塑像啧啧称赞起来,他还往旁边的功德箱投放了二十元钱。

我们几个走出供奉真武大帝的大殿,小徐说:“今天可是真武大帝的生日啊!”

小屈接着说:“今儿个不仅是真武大帝的生日,而且还是轩辕黄帝的生日哩!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我还听说,有些专家建议把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定为咱们国家的圣诞节哩!这可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件大好事呢!”

小徐朝他竖起了大拇指:“屈哥,你真是学富五车啊!”

小屈笑道:“兄弟过奖了!走,咱到戏台那个地方看看去。”

我们出了灵官庙,来到河堤上,看到有七八位中老年妇女正在河堤上表演担经挑,我们就驻足观看。她们一共九个人,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高个子妇女站在一边打着竹板,其他八位妇女每人担着一个经挑在场中合着节拍舞动着,经挑的两端有的系的是两只小花篮,有的系的是两只红绣球,显得分外好看。随着竹板节奏的加快,这些妇女像一只只游动的蛟龙在快速地穿梭着,经跳上的花篮和绣球也随着她们的舞姿轻轻摆动,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美丽画面。很多路人驻足观看,还有的人不禁鼓起掌来。

小徐说:“如果这些妇女穿上演出服,再配上统一的道具,效果就会更好,就是到舞台上表演也一定大受欢迎!”

小屈点点头,“这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之一了,它差不多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如果咱们现在到淮阳庙会,那儿担经挑的人会更多。”

说话间,竹板声戛然而止,说明这一段舞蹈结束了。果然,她们停下来就朝停靠在旁边的一辆农用三轮车走去。旁边的人渐渐就散了。

我们继续沿河堤往东走。河堤道路的两边,有不少的商贩在出售衣物、小型的农具等商品,不过停下来买东西的人并不多。我们快要走到雷坡桥的时候,道路两旁卖食品和饮料的摊点就开始多了起来,他们的生意很是红火。

走到雷坡桥上,行人和车辆出现了非常拥堵的现象。雷坡桥连接的是县道,平常经过的行人和车辆就比较多。据小屈说,去年三月三的时候,甚至来了几名交警在雷坡桥上疏导交通。

行人拼命地往前挤,过往的车辆却前进不得。很多司机不停地按着汽车喇叭,但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他们只能在桥上干等。

我们终于来到了雷坡桥的北头,北面的河堤和南岸一样,也是人头攒动。循着唱戏的声音,我们来到了雷坡南北大街街口的戏台旁边,戏台对面稀稀疏疏地有一些人,他们或者站着、或者坐在小板凳上。

我们数了一下观众,有意思的是,下面站着看戏的人不到三十人,其中还包括一位卖糖葫芦的老汉。这些观众中大多是老头和老太太,还有几个小朋友。很显然,这几个小朋友是跟着年迈的家人一起来的。

台上演唱的是豫剧《穆桂英下山》,不知是因为台下观众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舞台上演杨延景的演员看起来懒洋洋的,没有一点激情。两旁站着的焦赞和孟良看起来就好像两只病鸡子一样,令人心里非常难受。

小屈说:“走,咱不看了。”

我们就朝南边走去。

小徐问:“这些唱戏的是哪儿来的呀,咋还会有人请他们唱戏啊?”

小屈笑着说:“这些唱戏的肯定不是专业剧团的,那个演杨延景的还穿着一双皮鞋。专业剧团的演员绝对不会这样啊!”

“不会是他们本村的剧团吧?”我好奇地问。

“我也说不准,”小屈说道,“我知道他们村以前有一支业余剧团。雷坡是一个大村子,现在分南坡、北坡两个行政村。因为雷坡三月三有庙会,这个村一直有办业余剧团的传统。解放前戏团是由几家地主出资,这些唱戏的都是雷坡的村民,他们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排练。解放后业余剧团继续存在,是由生产队给这些人补一些公分。地分开以后,年轻人愿意学戏的人就不多了,这个业余剧团就走下坡路了。现在就更不行了,因为愿意看戏的人也少了。听说解放前雷坡的戏班子还到外地演出过呢!”

小徐笑了,“是不是说雷坡的戏潘金那个事儿啊?”

小屈说:“那可是。”

我就对小屈说:“我没有听说过,你跟我讲讲呗!”

小屈就笑着说:“解放前的某一年,雷坡的戏班子到南乡去演戏。有一次,戏班子带班的人在戏台下面听到一个看戏的说这戏真是潘金,他还一连说了好几遍。带班的人就问他潘金是啥意思,那个人一看是一个陌生人问他,没有敢说实话,就说潘金就是很好的意思。戏班子带班的那个人将信将疑,在吃晚饭的时候,他问当地为他们做饭的人潘金是啥意思,做饭的告诉他潘金就是差劲的意思。带班的人气得饭也不吃了,第二天就把戏班子带回了家。”

我对小屈广博的学识很是佩服,“你不愧是屈大才子,各方面的知识都了解得多啊!”

又走了几分钟,我们几个的头上都开始冒汗了。

小徐就说:“咱到一个凉快的地方歇歇吧。”

小屈擦了擦头上的汗说:“天太热了,也快十二点了,咱们去南边吃碗凉粉回家吧!”

我和小徐都赞成他的意见。

雷坡桥上依然是非常拥堵,我们好不容易才过了桥。

来到汾河南岸,路上的行人已经少了很多,再也不感到有压迫感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到了一家凉粉摊前,我们停了下来。凉粉每碗五块钱,我们要了三碗凉粉,凉粉的味道还不错。吃完凉粉,我们径直向西来到存车处,找到各自的电动车后,我们就原路返回了。

走在路上,小徐高兴地说:“凉粉吃起来真爽,咱们今天来逛庙会真是不虚此行啊!”
时间:2023-03-20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半世追梦的不易
  • 进入耳顺之年,坐在电脑桌前凝神时刻,脑中的思绪比视线还要模糊。思忖半世蹉跎人生,感慨颇多。
  • 03-20
  • 逛雷坡庙会
  • 今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是雷坡庙会的日子。雷坡村和我们这里不在同一个乡,它属于汤庄乡,但距离我们单位不到五公里。
  • 03-20
校园文学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