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苦难中怒放的花
——读高尔基《童年》有感
作为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童年》忠实地记录了“我”——阿列克谢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读时仿佛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我眼前穿梭着,上演着一幕幕悲哀而又生动的剧。
令我最感慨的,不是“我”,而是那风趣善良却逆来顺受的外祖母。我喜爱她的风趣,赞美她的善良,惊叹她的勇敢,却又因她的软弱而暗自叹息。她爱她的家人,她曾在外祖父手下救下重伤的“我”,会给“我”讲她并不美好的人生故事,然而这样一个坚强勇敢的人为了信仰却在丈夫暴力面前一声不吭。她虔诚,却有些过了头。善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愚蠢。
突然想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发现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外祖母尽管沦为乞丐,被家暴,儿女不合,却依然会笑对生活,会乐观地迎接每一天,会直面风风雨雨,依然会以一颗纯真的心善待这个世界。磨难就像风雨,捶打着她,也坚韧着她,而她,就是风雨里怒放的那朵花!
历史上,我最佩服的是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人生态度:积极,旷达,乐观。“谁怕,一装烟雨任平生” 是苏东坡最好的人生写照。三起三落,哪怕落到谷底也不曾气馁。他不似陶渊明,仕途失落便沉浸在精神的桃花源,而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主动为人民做实事。他带领人民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制造兵器,甚至发明美食。流传甚广的便是“东坡肉”——
有次,他发现黄州猪肉味美却无人问津便自己亲自烹制了一道菜,名曰“东坡肉”,并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食猪肉诗》。此诗传开,人们纷纷抢购猪肉,感叹其味美,“东坡肉”从此便名扬天下。在逆境中的苏东坡有一颗坚定的心,将苦趣化为乐趣,将本应苦难的日子过出了香味儿。
磨难是风雨,风雨过后便是彩虹,风雨过后中盛开的花会更加坚韧。你现在所受的苦它足以使你成为一朵坚韧的花。
如今的我们,可能并不知道真正的苦难是什么滋味。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立志做一个坚强的人:没有风雨,如何绽放?没有磨难,何谈坚强?
愿我们都像那朵在磨难中怒放的花,直面风雨,坚强乐观,积蓄力量,耀眼地绽放。
【第2篇】
读《童年》有感
人的一生有无数次机遇,它们像一个个宝盒,充满了未知。打开它们,就会获得或多或少的“宝藏”或者噩运,影响着我们的未来。而拥有最多宝藏的盒子,无疑存在于童年中。
——题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不管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会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些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令人难以忘怀。高尔基的《童年》描写的就是一位名为阿廖沙的孩子的童年。
那么,《童年》的小主人公阿廖沙又有着怎样令人感慨的童年呢?读过童年的都知道,《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死去后,随母亲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艰难岁月。
阿廖沙在幼年时,父亲就永远离开了他,使得他的童年从一开始就显得孤独残缺。在外祖父家中,两个舅舅经常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打架,明争暗斗,外祖父也对女儿的到来视而不见。他们在生活琐事上的自私、贪婪都让年幼的阿廖沙看在眼里。幸好仍有善良温柔的外祖母陪伴在阿廖沙的身边,给他讲优美的童话。这种现实生活的善与恶、爱与恨交织在一起,在阿廖沙心底刻下深深的印痕。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心灵思想都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是每个人漫漫人生的开端,在这其中平常的人和事都会影响其成长。如果受到好的影响,那么会一生受用,反之,则会让人丧失目标、困惑迷茫。这就像一个人做某件事,如果连开头的把握不好,那么后面又怎会很好的继续下去呢?
阿廖沙在外祖父家中的这些岁月,他接触了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这个阶层的人所作所为都那么的令人不堪,甚至令人厌恶。然而,阿廖沙单纯的心灵并未被这些消极的态度所同化,他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他所有的内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让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时也由衷的对他产生一种敬佩之情。阿廖沙也是凭着这高尚的思想,在属于他的独特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童年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无数惊喜“宝盒”的地方。而蕴含其中的究竟是宝藏还是糟粕,就要看我们如何使用它了。当我们感到迷茫时,不妨回想一下,它是以怎样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呢?
时间:2023-05-12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读后感推荐
- 《寻梦环游记》读书笔记400字
- 主人公米格的曾曾祖父埃克特在年轻时抛弃了家人去追寻他的音乐梦,所以米格的家人们并不喜欢音乐,但米格非常喜欢。
- 05-12
- 《围城》读书感悟2000字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座重要的“城”—— 一座是钱钟书的《围城》,另一座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