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字叫做《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将的是蜀、魏、吴三国纷争的故事。他叙述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普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故事,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还有我们平时说的歇后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更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人物:知足多某的诸葛亮、忠胆狭羽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说的是东汉末年,灵帝刘宏腐败无能,国内爆发了有张角、张宝、张梁兄弟领导的我黄巾起义,灵帝连忙下诏,令各地官军讨贼立功,又派中郎将卢植、皇甫高征讨义军。幽州太守刘焉见起义军逼近幽州,赶快招兵买马。涿县刘备,自玄德,进城是看见了榜文,不禁慨然长叹。忽然身后有人喝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为什么叹气?”刘备回头一看,那人豹子头、圆眼睛、燕颔虎须。那人自报说姓张名飞字翼德,做买酒屠猪的生意。但他不甘于此,想为国家建功立业。
刘、张很投缘,相邀道酒店说话。正谈的高兴,只见一个大汉,推着一辆车在店门口停下。这人胸前长须飘飘,脸色如同红枣,丹凤眼,卧蚕眉。刘备见其相貌不凡,便要他同桌饮酒。那人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见了榜文便来投军。”三人志志相投,酒后一起到张飞的庄上去商谈。第二天,在庄后桃园里,三人跪地焚香盟誓,结尾异姓兄弟,刘备年长为兄,关羽张飞次之为弟。张飞请铁匠打造兵器。刘备打了双股剑,关羽造了青龙偃月刀,张飞造丈八点钢矛。三人带领乡中壮士五百多人,头道幽州太守刘焉手下为他效力。每次当我读起《三国演义》都深又感触,希望大家也喜欢。
【第2篇】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一《三国演义》读后感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书让人眼花缭乱。有人喜欢看万象包罗的作文书,有人喜欢能让自己哄堂大笑的漫画书,还有人喜欢残酷战争的《三国演义》没错,我就是万千书迷中的一员。
我读过很多书,但总有些是花里胡哨的,我不怎么喜欢,直到这本书的出现,我喜欢这里面形形色色的人,跌宕起伏的情节,虽然里面的打打杀杀令人伤心,但结果总是好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辗转漂泊,后来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子孙坚开始,直到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战争层层展开。孙权称关羽与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坚持连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又先后出祁山伐魏,但均已失败告终,后来三国被司马氏统一。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为关羽的勇武而感到赞叹;为赵云的忠诚和武功高强而感到佩服;还为诸葛亮的聪明机智而心旷神怡。我要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习赵子龙单骑救主的精神;学习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而死的品质,学习七擒孟获的仁爱之心。
说到仁爱之心,我突然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 我看到两个小朋友在玩游戏,突然有一个小朋友撞到了我,我原本想生气,但看在他们还小的份上,我原谅了他们,并说:“小妹妹,你没事吧?”小妹妹不好意思的说:“小姐姐,对不起。”“没关系,以后玩游戏时要看路,不要跑。”我冲她笑了笑,她嗯了一声,就走了。
我觉得这也是仁爱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