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校园文学网

死的好

“耿大爷死了……耿大爷死了……”几个该子边跑边喊着。

“耿大爷死了?怎么死的?”张三有点怀疑。因为前两天他去给耿大爷送面粉时,还看见耿大爷一瘸一拐把耕着园子里的地,裤裆里湿湿的,他帮着换了条裤子,将耿大爷尿湿的裤子提回家,让媳妇洗洗,却再一次被媳妇骂了一顿。

“今天乡民政来人,去慰问耿大爷时,才发现他死了,听说他的被褥全被尿泡透了……据法医说死了已两天了,现在公安人员还在村委会呢。”张大爷叹着气,拄着根木棍走了。

“终于死了!死的好啊,活着受罪,也不知道阎王爷啥时候派人来叫我……”王奶奶伸出骨瘦如柴的手抹眼泪。

常言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如此,家庭也是如此,在农村,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字面意思是养儿子不能养三个,养三个儿子的人到最后,连个家都没有。实际上这个儿并不仅仅表示儿子,是代表子女,三也不是说三个,代表多数,正确的意思是子女不能生太多,子女多了反而没有人养老,这句话可能说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声,确实有道理,

耿大爷今年也已经78岁的高龄,有二子三女,底下的孙子孙女更是不少,以前老人还能干,老伴还在世的时候,家里很热闹,每年假期都有孙子孙女会来住一段时间,儿女也会隔三差五回来看望父母,可自从老伴去世之后,老人一人住着那老旧的土坯房,儿女也只有过节过年的时候回来看望或是电话问候,老人一个人感到非常的孤独害怕,想要跟二儿子去城里住,好不容易儿子同意了,住了不到一个月老人就回来了。

再后来耿大爷得了一场大病,被大儿子接走,可十天后又送回来了。村里人问他,他说住不习惯,其实,大家也能猜的到是怎么会事。

从此,老人一人住在六间破房子里,身体也不是很好,每天撑着根木棍,在村里到处走,看谁家有人在,就去别人家里坐坐,跟别人说说话,要是大家都忙了,老人就到村口去坐坐,也不知道他在那里看谁,等待着什么人?这几年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好,经常要吃药,多亏县、乡民政的扶贫和村里人多方照顾,方可苟延残喘的生活到现在。张三心里想着,加快了脚步。

当年儿女们都一个个考上了大学,在外面见了世面,都不愿回这个养育他们的穷山沟了,都跑到几千里外的大城市,找到了心意的工作,并都成了家,永远地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所以,只苦了耿大爷一个人,老人也去过几个儿女家,可都因生活不习惯等多种原因回来了。

最近几年老人常感觉快要走了,就叮嘱同村的人,如果有一天没有看到他出来走,记得去他家看看。万一有事,就麻烦给儿女们报个信……

等张三赶到耿大爷家时,园里已挤满了人,他赶忙掏出手机,分别给老人的几个儿女打了电话,结果,三个女儿的电话都是“你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大儿子的电话无法接通,二儿子的电话一直不在服务区……

三天后,耿大爷在乡情们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地睡在了老伴的身边。可直到他入土,他的大儿子从非洲打来电话,委托村主任办理其父亲的丧事,并转过来五万元现款,他的其他几个儿女都推托有事脱不了身,结果,耿大爷临走时,他的儿女们一个也没能回来……
时间:2025-02-26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短篇小说推荐
  • 永不妥协
  • 她与他,相知相爱,有一对儿女,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
  • 02-26
  • 死的好
  • “耿大爷死了……耿大爷死了……”几个该子边跑边喊着。
  • 02-26
  • 不要羡慕那张网
  • 每天起早贪黑的小麻雀,这天下午突然发现,自己每天休息的树上来了一只蜘蛛,为谨慎期间,小麻雀悄悄蹲在树枝上仔细地观察着
  • 02-26
  • 十八岁的时候遇到你多好
  • 她含情脉脉的看着他的眼睛说:“如果你在我十八岁的时候认识我就好了,那时候我的头发很漂亮,又黑,又长,你会爱我吗?”
  • 02-26
  • 我们都得活下去
  • 我们都得活下去
  • 一位资深记者,在退休前想搞一次有份量的专访,以便给自己的记者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经再三观察,他发现,如今退休在家的老人们,报名
  • 02-26
  • 永不妥协 不忘初心
  • 一天,她找到一份在学校做清洁卫生的工作,工资不多,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可带孩子来上班,这样有时间照看孩子。
  • 02-24
校园文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