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我在人间
最近看到一篇“读书不光治愈,也可能致郁”的微信推送文章,并以冯小青读《牡丹亭》后致抑郁身亡的例子为佐证,提示人们选择书目的重要性。我为世间每一个消逝的灵魂而哀伤,但如果为了躲避阴暗的心情而放弃一些书,也未免矫枉过正。
共感或同理心,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状态。为一本书而忧郁,就像你因为天气阴沉而烦闷,因为小猫流浪而哀伤,因为女主背影而神往一样。因为,那书中的氛围如此,如沉沉暮霭、丝丝阴云,只有当你敢于进入书中的幕布,同理心才会应运而来。若是欣赏一场戏剧,我更愿去做一个舞台上的隐形人,跟着主演们奔波,而不是坐在台下风雅地点头。
正巧最近我看书的类型都有些“致郁”:从村上龙日式的将小事点点堆积最终汇成一种悲哀到王尔德那疯狂而泯灭的世界观,从米兰·昆德拉笔下天才的挣扎与困顿到《岛》和《线》中大环境带来的人生颠沛。有“巨人”的疯狂,也有小人物的凄凉,冷眼旁观或是嬉笑怒骂者看似超凡脱俗,但终究不能将其内化于心。以一种“与我何干”的心情读那字字啼血或缠绵悱恻的文字,说到底还是不够投入啊。
读书时真正融入书中,自然而然会产生同理心、代入感。我们在书中可以读懂大千世界,因而同理心才是必需的。我接受读这本书结束后给自己带来的坏心情,不愿为了天天“治愈”而只读喜剧、不读悲剧,我更不会为了获得那点对比中产生的优越感而选择悲剧。读书很纯粹,只是多一种感悟、多一种生活,至少我经历过书中的跌宕起伏,回味悠远悠长。
当然,我不会忘记我仍在人间,我和众人一样,有着实体世界的烦恼和喜悦。我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认真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但我将我的时间和灵魂切割一角给书中的人物,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同理心去体会书中人的不同寻常,这次不是看客、不是过客,而是作为经历者。
别放弃那一片片书中的阴云,别总去追求那位“颜如玉”。听听那被玫瑰穿胸而过的荆棘鸟带来的“歌唱”,忘掉一些总在孜孜追求的阳光雨露。书中,人间,何不去多走一遭。
时间:2025-04-23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日记推荐
- 我在书中,我在人间
- 最近看到一篇“读书不光治愈,也可能致郁”的微信推送文章,并以冯小青读《牡丹亭》后致抑郁身亡的例子为佐证,提示人们选择书目的重要
- 04-23
- 莲池有清水
- 古城有莲池,熙熙攘攘的裕华路距此仅一步之遥,进出在一念之间。园内十亩荷塘,西南有昆阆苑,月亮门迎面矗一太湖巨石,满身孔窍,后拥
- 04-21
- 或许是我不懂吧
- 有时真的恨自己的软弱、无能,恨自己为什么会退缩,更恨你为什么明明无法承受,却还要独自承担,为什么,为什么。或许吧,只是我不懂而
- 04-21
- 踮脚张望的时光
- 时间总是从我们身边悄然溜走,不经意间一个寒假已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带给我们的是新事物,新课程,新时光……
- 04-21
- 霸王泪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曲霸王别姬,留下千古凄凉。
- 04-21
- 洋湖读月
- 洋湖,一个带点诗意的地名!但她又不完全是湖,她是长沙一座城市湿地公园。
- 04-21
- 冬闲有书香为伴
- 天一冷,便缩首畏脚的。随着年龄增大,室外活动减少,用书香来温暖寒冬,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冬闲好读书,让内心的世界在书中尽情舒展,
-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