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等待创作的黏土
晨光熹微,推开陶艺室的门扉,湿润的泥土气息裹挟着生机扑面而来。案台上,一团团赭褐色的黏土静卧着,在朝阳穿透窗棂的薄纱里,泛着温润柔和的光泽,等待着一双温柔的手将他们塑造。生活,恰如这等待创作的黏土,其底色并非苍白,而是蕴藏着无限生机的沃土,静候着每一次揉捏、每一次塑造,去唤醒那沉睡其中的万千姿态。生活也是如此,有万般姿态,而我们要将自己的生活创作地比黏土更坚固,比黏土更经得起摔打。
在陶艺室,老师傅揉捏、拍打、拉伸着手上的黏土。黏土恣意地伸展着,展现自己的无限潜能。没有固定的黏土形态,也没有固定的生活,一切都在你自己手中,只是需要你自己去开发,自己去创作。
诚然,创作是不会一帆风顺的。黏土在老师傅的手中,也会呈现微妙的抵抗——水分稍纵即逝、指尖的力道不均,都可能让它边缘起皱、某处塌陷,无法展现自己真正的魅力。然而这并不是最后的结果,相反是塑造的契机:有经验的人懂得,重复喷上水雾,可以合拢干燥的裂缝;耐心抚平褶皱,让表面更有条理;填补凹陷,让它更加丰满。调整状态,继续像理想的形态前进。生活又何尝不充满这样的“微皱”与“塌陷”?挫折、变故、不如意,如同短暂失水的黏土,让我们的形态暂时偏离预期。但生活的可贵,正在于这份内在的可塑性——它允许我们汲取“水雾”般的智慧与韧性,允许我们修补、重塑,允许我们在时间的揉捏下,不断修正轨迹,让生命之形在动态的调整中趋于饱满与和谐。
黏土在等待,更在呼唤——呼唤一双手的温暖,呼唤被赋予形态的勇气,也呼唤着在塑造中不断发现自我的旅程。它本身就是那“可能”的化身,柔软而倔强,在时间的手掌中,拒绝干涸,拥抱塑造。生活,亦复如是。
时间:2025-07-13 作者:汪诗雅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散文推荐
- 玫瑰与浮云
- 它怯懦地停在我的头上撒娇,请求我爱的收容
- 07-05
- 尘埃·舞者
- 夜已经袭来,伴随着那并不算明亮的星辉。
- 07-05
- 记忆的玫瑰
- 那是个遥远的时代,我的心里开着一朵淡蓝色的玫瑰
- 07-05
- 青风
- 这里啊曾经四季如春,入目是大片大片葱茏
-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