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校园文学网

雪松树

光化后来的老河口火车站,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建的,但车站里面有棵雪松树,我知道它是哪年栽的。说确切点,是补栽的。

我当兵来老河口的第一年,火车站站台两边有两棵高大的雪松树,它对称而立,枝叶层层,好像在与站楼比高。

那年夏天刚过,不知什么原因,南面的那棵雪松树针叶直掉,不多久只剩下黑色的主干和枝干,在坚守着最后的苍劲和苍凉。

老河口火车站也像这棵树一样,也辉煌过,曾经客运货运齐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为本地和汉江上游的电站建设发挥过巨大作用。后来火车站慢慢地沦落成只载少量本地和外地人及货物的进出了,再后来连客也不载了。可是它曾经的辉煌,给本地人带来的不俗和体面,一直持续到我当兵的前后。那时,这座小城人的爱去,就是证明。如我当兵的那几年,我们政委吃完晚饭后,他就喊:

“小胡,有事吗?到火车站散步去。”

我如果没有紧要事。

“行!”

我会爽快地答应。

车站站台长度百米不到,我们每次去了要来回踱上十来圈,踱到夕阳西下,踱到夜幕悄垂,踱到灯火万家才回。

其实,火车,火车站,我爱它有加,这是因为,是它拖出了我正想离开的地方,是它带来了我要实现的梦想。因此,我对火车站里的树木,花草,遇到过的人等,我会特别在意。如那年重新补栽的那棵雪松树,有成人的腿杆儿粗,四米多高,它是我当兵离开家乡后的第二年的第二天栽的,也就是12月15日。40多年了,我还记得。还有,雪松树,我只要有时间,只要在老河口,每年,我还会去看它几次。

而对于在火车站所遇到过的人,也许他或她根本想不到,也许他或她不在意和不记得,但只要他或她是在火车站里装进我脑壳的,我就忘不了。如我记得有位好在北边雪松树下看书的,叫女子还是女士呢?我不知如何称好。但40年后的有一天,我带着孙女在梨花湖滨江公园玩耍,偶然得很,她推着她妈坐着的轮椅,迎面朝我走来。

“是她!”

我灵光一闪在自问自答。

一眼就认出她来了。

她走近后,我毫不犹豫问她:

“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记得你。”

“你是谁!”

她惊讶的问。

“没错,肯定是你。”

我无理头的脱口答道。

“你那时经常去火车站雪松树下看书,能读书的人,有时间,又那么专注,我好羡慕啊!”

我继续道:

“就是因为那种羡慕,所以我才记住了你。真的,只有羡慕,别的没有。”

我加速解释道。

提防拆除,我们还聊了许多。后来,我知道她是我的本家,她年龄比我还要大点。

当时,她在上电视大学,因家里居住狭小,姊妹又多,读书环境差。火车站雪松树下,荫凉好,安静,围砌的水磨石台面,坐着、放书、作笔记,比较方便。读书读累了,还可以起身看看矮矮的,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小叶女贞围栏,再看看雪松树,看树木花草,想读书做人。她看中了这个地方,她才经常来的。

“哦,哦,哦,是这样。”

我认真的认同的不断的点头。

雪松树下引出来的那些难以忘却的事情,过后我在想,人的言行,有的时候是不由意志走的,场地、场景,对象、对待,后果、后悔,他根本不去想,可它硬是在发生。
时间:2023-06-18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散文推荐
  • 面具
  • 面具
  • 远古的黑雨。​神的舞池某种努力让闪电加快
  • 06-18
  • 雪松树
  • 光化后来的老河口火车站,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建的,但车站里面有棵雪松树,我知道它是哪年栽的。说确切点,是补栽的。
  • 06-18
  • 成熟和年纪无关
  • 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和年纪根本没有关系,因为有人会早熟, 有人会晚熟,有人一辈子也不会学会成熟的,活了一辈子,还是一个孩子。
  • 06-18
  • 探访吴邵古村落
  • 探访吴邵古村落
  • 丁酉暮秋,九月既望(2017年11月4日),雅集同道一行十二人陪同李老世明先生赴其家乡铜山张集吴邵古村探访。
  • 06-18
  • 莫言先生在云龙湖畔徐州艺术馆
  • 2019年2月23日上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来到云龙湖畔徐州艺术馆,出席画家丁杰的画展开幕式,我有幸现场目睹了文学大师的风采
  • 06-18
  • 中国人的酒文化
  • 中国人的酒文化,在宴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应酬,更是离不开酒。所以会喝酒的人,都是高人,在中国的酒席上
  • 06-12
  • 老一辈的坚强
  • 老一辈的人们,不怕苦,不怕累,比我们来的坚强多了,他们能忍不能忍的事,一点小痛小伤算什么,熬一熬就过去了
  • 06-12
校园文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