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甲辰年三月初六,余五人家译、晨阳、雷、宇鑫,夜攀鲁之岱宗。是夜亥时,余五人循红门入,道皆坦阔,相随左右,未曾废离。语毕间,不觉已至中天门,四围幽玄,谷若虚宇。
至天门,道皆磳磴,阶蹬坎壈。余五人恍然三分:家译独一人驱于前,瘦影黯于无声;吾揽晨阳之肘,攀而附之,才得难分,共缓步而攀于中道;雷、宇鑫留于后,雷哂宇鑫:“汝何言脚力之不足?何牵痛足筋之有?”吾与晨阳皆叹惋,遂与三人约曰:“相忘于道中,矢志乎巅峰!”余犹记家译之言:“吾尝览陆定一之作《老山界》。其文曰:‘星光满天,火把星星然。余自山脚上望,唯星星之火列布为“之”字貌,接于九霄,肩乎星光,难分是星也?是火也?真乃一大观冠绝平生!’”吾与译也,绘摹传神;译者,君子也。
遂至瞻鲁台,众终汇于山巅,迷途而复相见也!乃叹曰:君格物穷理,苦也!学山研海,吾五人相识相知于道中,幸也;间或上下颉颃,盖登途有高低,学问有所异也。遂失路,或独驱于前,或相扶持于中,或痛足筋、牵脚脉而落于后,或如山灭没于空云之中。然吾五人志一也,便复得路,如其扶桑之红,并作虹光,上天上。
嗟乎!岱宗如何?
时间:2024-11-04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邢正阳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散文推荐
- 半枚痕迹
-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 09-19
- 校园的夜
-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学校夜景的美丽与神秘,将灯光、树木、湖水、晚风等自然元素与学子的追梦之旅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
- 08-26
- 穿越河西走廊
- 至张掖已是20点,匆匆晚餐,还观了一场《回道张掖》的大型历史舞台剧。这出历史剧,讲述了丝路重镇张掖的历史文化,将霍去病西征
- 07-27
- 游唐模村一得
- 黄山市徽州区有一座唐朝模范村,2007年1月7日上午,我们驱车前往参观。
- 07-27
- 这座城,我的家
- 忙里偷闲,故地重游,仿佛我从未离开这座养育我长大的城
-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