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校园文学网

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孩子在6-12岁这个时间段,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孩子通过大量阅读、大大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那么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是粗笔勾勒,是写意;精读是精描细绘,是工笔。

泛读过程中要阅读多方面的作品,我们在课外阅读中,不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还应该读不同体裁的文章,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进行多体裁的课外阅读。

二、怎样才能做到让孩子海量阅读?我们要舍得花钱为孩子买书,给孩子挑选书作为礼物,要舍得花时间带孩子上图书馆,要舍得花时间跟孩子一起坐在床上,一本接一本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时光成为每天的期盼。

三、注意对比阅读。我们在阅读时,发现同一类的文章时可以进行对比阅读,不同作者写的同一类文章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快速阅读,要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训练阅读的速度,扩大阅读面,使读得更多,读得更快势在必行。

五、精读过程中需要注意:了解文章中讲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认真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研究,了解全书重点,理解重要内容。难点、疑点可以作下标记,边读边找问题的答案,解决疑难。

六、读书时要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动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眼到,眼不离书,逐字阅读。心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七、阅读摘抄。这样阅读更有效,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在实行时,我们每天在读书籍时,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段落,同时也会养成阅读时写笔记的习惯,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养成摘抄阅读的习惯,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无话可写,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正是因为缺少日常积累素材,感受书中内容的缘故。把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段落,甚至一些好的词语,每日摘抄一些,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作文的资料,同时可以在积累的好词好句下面批注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不需要太多,寥寥数语也可以,重点培养阅读思考的好习惯。

八、阅读做读书批注。阅读自己的书籍时,可在书的重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比如直线、曲线、虚线、圆圈、着重点、括号、问号、叹号,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的意义。
时间:2025-06-16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训练孩子专注力
  • 学习语文要“三抓”
  •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感知和直觉,学习语文就要求对语言有较强的感知能力,细心的体会及语言结构等,培养语感能力。
  • 06-16
  •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
  • 理性层面,聪明人总能在各种各样未知的领域中,快速抓住重点并做出决策,并通过不同的触角把握趋势的走向。同时,他们还能带领团队在正
  • 06-16
  • 亡灵的悲鸣
  • 泪水划过脸庞,落地之处盛开出血色的彼岸花。熟悉的诡异声音从耳边响起,宛如来自地狱的魅惑之音,音诅咒之音
  • 06-13
  • 胡适的母亲
  • 胡适的母亲既是他的慈母又是严父。胡适做错了事,她的母亲教育他有个特点,就是从不当着众人的面教育孩子。
  • 06-13
  • 智慧到底是什么意思
  • 智指一切可以凭智商获得的知识。比如智商高的人,通过努力获得高学历,这是读书能力强。
  • 06-13
校园文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