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矛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应该是中国文学界诸多小说家为之奋斗的最高奖项。拥有了它,足以让这一位获奖者在国内成为名声大振的重量级人物。
然而一个优秀且有名垂千古的大师,非得要跻身于时人垂慕的大奖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吗?我觉得一个人的艺术成就不是符合了官方的评审后,再去用有幸获得的奖项来传播艺术效果。而应该是在作者有生之年通过“更为全面的实地考察来校正脑子里根据各种文本建立起来的文化图像”,最大限度的挖掘自然美、意境美、哲理美、悲剧美,使当世后世的读者能够欣慰认可、研究作者所传承过去的文化现象。
记得海明威曾说过:“我只是把谢世后依然流光溢彩的大师作品,作为较量的对象。”就连法国哲学家萨特在1964年拒绝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也说“我的拒绝并不是什么仓促的突然行为,我一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他认为“我的深层次实在是超出荣誉的。这些荣誉是一些人给另一些人的,而给这荣誉的人,无论是给荣誉勋位还是诺贝尔文学奖金,都是没有资格授予。我无法想象谁有权给康德、笛卡尔或者歌德一项奖,这奖意味着现在你属于某一等级。我们把文学变成一种有等级的存在,在其中你处于这样或那样的位置。”他又认为“我们周围的多数人对荣誉勋位、诺贝尔奖和类似的东西评价过高了,而事实上这些奖不说明任何问题,它们仅仅符合等级制度所给出的一种区别……”同时他还认为“按一种等级制度的次序来安排文学的整个观念是一种反对文学的思想。一个作家不可能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对其余的人来说是最优秀的,他最多只是最好的那些人中的一个。”
故而,我觉得一个作家且有能力创造更好作品的作家,要怀着“拥有点化历史、引渡众生、呼唤神圣”的志向去进行精神劳作,而不应该怀着“一颗为获得一枚证明身份的标签或一张可望中奖的彩票”的庆幸去创作。这样他(她)纵然名满天下,也只属于一代人、一个时期,因为在历史的坐标上只拥有亘古可用的辉煌。
当然,我并不是说“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艺术成就不高,而是说一个作家应该怎样把别人总结或者自己悟出来的绝好创作心态付诸于实践,而不应该成为训斥教导别人的口头禅。
矛盾文学奖是或许是代表中国现代最权威、成就最高的“评审小说文化”的机构,它的评审情趣是一种文化的导向,可以使现当代的小说借古今中外博大精深使华夏文化灿烂夺目,也可以使现当代的小说流为形式,成为众多作家赖以更加辉煌的法宝。
我做为一个言轻人微的小角色,本没有资历去评说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评审情趣和一个好作家创作的心态问题。但是正因为我的言轻人微,我才能才敢去直视我们今天的文化,去寻找文化中存在的憋病。也许是没有压力,也不怕人家因为自己说错而谩骂。也许是因为名人太忙了,只为名在搜索养分或者是以名造名,唯独我们这些人才有精力去专注的脉络。无论是名人还是庸人,只是要他(她)能为我们的文化注入崭新的血液,使其健康发展,那他(她)就是有功的。
时间:2025-10-08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恭而不敬
- 或许对于恭而不敬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恭的是别人的权势、财富和价值,而敬的却是别人的德高望重和我们的心悦诚服
- 10-08
- 浅谈矛盾文学奖
- 茅盾文学奖,应该是中国文学界诸多小说家为之奋斗的最高奖项。拥有了它,足以让这一位获奖者在国内成为名声大振的重量级人物。
- 10-08
- 依发为容
- 人们往往喜欢坚守于自己习惯的一种生活,不知是忘了还是不愿意换一种思路去改变自己。
- 10-08
- 笑贫不笑娼
-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笑贫不笑娼”。贫,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是一个人能力高下的外在表现;娼,对于某一部分还在贫着的人而言,或许
- 10-08
- 穷则思变
- 岁月装载着记忆,生活改变了思想。当我们不伦不类的时候i,才发现自已已经长大。
- 10-08
- 知识与常识
- 现在时下有这样一句时髦话:你可以没有知识,但你不可以没有常识。所谓知识?何谓常识?
- 10-07
- 为什么要写杂文
- 说起杂文我们不能不提起鲁迅先生,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之所以放弃长篇巨制的创作而把大部分精力专注于杂文领域就是因为他看中了杂文反应灵
- 10-07
- 西游记反映一个什么主题?
- 对于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同事、朋友,大部分人都认为,《西游记》是反映孙悟空的积极乐观、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