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人民中间
历史偏爱有雄心的民族,命运偏爱有梦想的人生。
数十年,我一直带着一盏小台灯,像风追逐着风,伴随山河巨变和滚滚车流,在大地上激情而行。我结识了那么多创业者和劳动者:在挂着串串红辣椒的农家小院,在群山簇拥下的绿荫和果园,在高阔透明的塑料大棚,在挂着一排排锦旗奖状和新旧照片的村史馆,在一个个青山绿水间的新村庄……我坐在炕头或小板凳上,一次次听老农或驻村干部讲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故事。在他们的讲述中,在他们身后的道路上,在他们粗粝的手掌上,我看到无数奇迹倾泻而出!
有时,他们讲得很平静,因为那是他们的日常;有时,他们讲得很激动,因为他们已把人生变成了光与烈焰。而我,常常会听得热血沸腾甚或热泪盈眶。
在新疆,矗立着许多纪念馆和纪念碑。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来自各地的十万军民用一生留下的。“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大军团团围住南疆和北疆的两大沙漠,新疆自此开始了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壮阔进军。为了给国家节省资金,全体官兵的军装没有衣领、衣兜,数十年没有探亲假。他们用一生把军装的颜色献给了大戈壁,只留下一座座无言的丰碑,向着亲人的思念和故乡明月!一次座谈时,一位老奶奶说:“这辈子,我给他们洗得最多的就是绷带。因为每天下工,他们的手上全是磨破的血泡,血水把沟渠里的水都染红了……”
在浙江安吉余村,当年炸山开矿卖石料,曾让全村富得流油,但整个村子几乎变成了乱石滩。一次开村民大会,因全村灰飞尘扬,会场上也烟雾腾腾,婴儿被呛得哇哇直哭。有位当妈的站起来大声哭诉,全场沉默了。村里痛定思痛,响应“建设绿色浙江”号召,誓要让群山再展笑颜。如今的余村,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满眼葱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只植入余村人的血脉,更滋润着神州大地。
在贵州乌江之畔的一个山村,孩子们曾经无钱上学也无法过江。杜典娥同情乡亲们的遭遇,放弃外出创业的机会,把自家房子腾出来,办起“一个人的学校”。十多个孩子来了,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六岁,都从一年级学起。杜典娥收的“学费”是每年九斤谷子,交不上就挂账先欠着。年复一年,杜典娥从青春少女干到白发苍苍,唯一的“同事”就是她的丈夫——上课时为孩子们敲铃(那是挂在门边的一个铁盘子),放学后护送孩子们下山。
那天,我越过乌江,登上数丈高的悬崖,走进这所“一个人的学校”,发现这里只有一间课堂,黑板是涂在墙上的,小操场是在山坡上平整出来的。我向杜典娥要来她的收费账簿,那是一本乌黑陈旧的小册子,里面记着上百个学生的名字。他们已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如今,当地已建起一所崭新的小学,杜典娥也成为正式教师。
在我到过的天山脚下、东北乡村、陕北老区、云贵高原等地,类似的故事一桩桩向我涌来。进入新时代,气象万千的新征程新生活又一次次在我面前豁然展开。目睹过曾经的落后与贫困,感受着今天的强盛和富足,让我的步伐总是与感动和激情一起奋然向前。出发,永远是人生最美的姿态。伟大的时代,就诞生在人民的手上;历史的光荣,就在人民中间!
时间:2023-07-03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满山蕲艾香
- 湖北蕲春县,古时叫蕲州,蕲春盛产的艾草就叫“蕲艾”。
- 07-03
- 劳动着,幸福着
- 群山连绵,山杏遍开。这个春天,我走进河北滦平金沟屯镇下营子村。
- 06-28
- 五行作金砖
- 来到苏州相城,我这才知道金銮殿所铺的金砖是哪里来的。
- 06-28
- 安溪寻茶
- 出了厦门高崎机场,就直接奔向安溪。沿途一堆堆、一朵朵、一株株、一棵棵、一片片、一叶叶的绿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
- 06-28
- 当矿工的父亲
- 我对矿工有一种天然亲近感,因为父亲做过20年矿工。1975年10月,生产队组织完秋收后,正在抢种冬小麦
- 06-28
- 大地上的舞蹈
- 上世纪90年代的某一天,在云南沧源的永河,我见到一个佤族老人在跳着一种奇怪的舞。
- 06-28
- 扶桑花院子
- 雷州半岛东海岸这个小镇,深谙雷雨的脾气,知道雷雨很快就精疲力竭,淡然接受着雷雨的洗刷。
-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