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爱改名
北京胡同,有百花深处、花园大院、芳草地、杏花天、什锦花园这样文雅美丽的名字。但是,胡同的名字最初起得粗俗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叫大秃子、狗尾巴、驴蹄子、牛犄角、鸡爪子、烂泥塘的很多,甚至叫狗窝、屎壳郎、巴巴(屎)、粪厂的,也应有尽有。那时候,人们给胡同起名字,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个狗子、傻蛋、二妞子、胖丫头的名字一样,越土越不嫌土,好懂,好记,出门容易认得回家的路,来人好打听到要找的门儿。
北京特别爱给胡同改名字,从民国伊始,改了好几次。将狗尾巴胡同改为高义伯胡同,狗窝胡同改为高卧胡同,鸡爪胡同改为吉兆胡同,大小哑巴胡同改为大小雅宝胡同,张秃子胡同改为长图志胡同,不一而足。
当年,学人瞿宣颖(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子)曾对改奶子府胡同为迺兹府不满,认为可笑之至。“梦余录:东安门稍北有礼仪房,乃选奶口以候内廷宣召之所;有提督司礼监太监,有掌房有贴房,俱锦衣卫指挥。每季选奶口四十名养之,谓之坐季奶口;又别选八十名籍于官,谓之点卯奶口。”改成了迺兹府,这一切历史的丰富内容,便都荡然无存。
另一位前辈学人林志钧先生(北大教授林庚的父亲),也曾对胡同改名提出尖锐批评:“街市数更,新名林立,如鞑子桥之为达智桥,奶子府之为迺兹府,驴市胡同之为礼士胡同,灵济宫之为灵境,既随意赋名,失之不典……类皆蹈袭前失,不知何所取义。历史观之薄弱,亦不学无术有以致之,此非细故也,北京地名凡某库某司某监某局者(如米粮库、惜薪司、司礼监、织染局之类),皆有关史乘,居今日而知数百年。”林先生说得一针见血,胡同随意改名,让后人“居今日而不知数百年”北京城之历史。
时间:2023-09-05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收字纸的老人
-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
- 09-05
- 北京胡同爱改名
- 北京胡同,有百花深处、花园大院、芳草地、杏花天、什锦花园这样文雅美丽的名字。但是,胡同的名字最初起得粗俗的,也不在少数。
- 09-05
- 落叶化蝶
- 秋天,路边青青草地铺上一层枯叶,绿色和枯黄色泾渭分明,是希望、平和与沧桑、悲凉映照。
- 09-05
- 傍水而居在小溪
- 小溪是一条溪流,也是一块自然恬静的土地。反映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真善美的电影《大花》剧组在全国很多地方寻找外景拍摄地
- 09-05
- 洋式“晒太阳”
- 我驾车去一处购物中心,停车,进“皮特”咖啡店买杯咖啡,步行到露天停车场的边沿,按疫情下“六英尺社交距离”的标准,和朋友散开来坐
- 09-05
- 走近红旗渠
- 走在一块块太行山石垒砌的渠堤上,一面是斧劈刀斩的峭壁,一面是望之胆寒的万丈深渊。
- 09-05
- 向阳峰赏雪
- 回乡下老家陪父母过年,看天气预报,大雪将至。酷爱雪的我有种莫名的喜悦,盼望雪下得越大越好,积得越深越好。
- 09-02
- 黑土地上的绿色
- 民间有种说法:“关内与关外的雪花,是不一样的。”这话说得非常聪明,雪花和树叶一样,没有两片雪花是完全相同的。
-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