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中年以后,除了读书,仍然喜欢听书。
听书上瘾,高中住校培养起来的。
高中,电视开始普及,可我们不奢望能看电视,牵挂的是午休时的评书联播。曾经的岁月,有人这么形容过大多数国人的生活习惯,“白天听广播,晚上看电视”,听广播是我们住校生最轻松的时光。
那句“且听下回分解”,勾走不少同学的魂。中午放学铃声一响,从教室赶往宿舍,拿了饭盒急忙去打饭,赶在十二点半回宿舍听评书联播。我们宿舍七个人,三个同学有收音机,算是同学中的贵族。潘仁美的是只能收中波的老式收音机,赵德芳、羊脂球他们的是可以收短波的新玩意。学生时代喜欢起绰号,赵德芳、潘仁美是听了《杨家将》后叫上的,羊脂球则是读了莫泊桑小说或起的诨名。随意起的绰号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比如说叫一个男生“羊脂球”,有点不可理解。我回忆了好长时间,除了该男生姓杨,真想不起来法国的“羊脂球”是怎么与他扯上关系的。不过,“羊脂球”与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特立独行,他除了评书,只听亚洲之声的靡靡之音,最迷邓丽君。下晚自习,“羊脂球”守抱着他吱吱啦啦的“戏匣子”调短波。短波发射信号很差,还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声音,“羊脂球”用铁线栓着收音机的天线听“甜蜜蜜”。
赵德芳的收音机是他考上一中父亲奖励给他的。也许清楚父亲对他的希望,赵德芳晚上很少用他的多功能收音机收“靡靡之音”,他收听的是英语节目。潘仁美的收音机只能收中波,除了听众点播,他晚上也不怎么听。
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就不一样了,宿舍三台收音机打开,宿舍传出非常洪亮的声音:“亲爱的听众朋友们,现在是评书联播时间,请大家接着收听……”
现在,阅读纸质书之余,手机刷微信、看新闻、点关注……眼睛不舒服,还想读书,忆起听书,于是下载了《围城》、《鬼谷子的局》、《曾国藩》……
听书,也是读书。
时间:2025-04-15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日记推荐
- 走在雨中
-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将我无情地拦在了路上,丝毫没有预感。
- 04-15
- 听书
- 中年以后,除了读书,仍然喜欢听书。
- 04-15
- 去追一阵风
- 小时候,每到秋天家里人在场院忙乎扬场的时候,碰巧就会赶上没有风的日子,于是父亲总会轻声地打着口哨,来呼唤风。
- 04-13
- 在书香里安放心灵
- 书,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可以滋养心灵。
- 04-13
- 夏天,那些隐秘的小快乐
- 夏天一站稳脚跟,就长驱直入。它一层一层地热,嫩热,老热,酷热,热得坚挺猛烈;它一心一意地热,干热,烘热,溽热,热得笃定固执。
- 04-13
- 慢读的乐趣
- 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做任何事情无法再慢下来,阅读仿佛也不例外,“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 04-13
- 又过故人庄
- 舒飞廉的《飞廉的村庄》我是几年前读的,手边原有一本,现已不知萍踪。
- 04-13
- 三更有梦书当枕
- 我喜欢阅读,尤其喜欢夜读。的确,夜晚是最好的读书时间。一天的工作和家务也做完了,孩子这时也进入了梦乡,周围嘈杂的环境也渐渐平静
-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