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三问
哲学上有著名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直逼灵魂深处,躲无处躲。
我是谁?这话乍听多么幼稚可笑。我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虽然普通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好歹代表了我的存在。可,这是真正的我吗?那个误入尘网中不可自拔,素面朝天、步履匆匆,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摸爬滚打的油腻中年妇女,是真正的我吗?想起顺治皇帝的醒世碑记:“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看来,贵为天子,也难免有此一叹。其实,这身皮囊下,重重包裹的那颗敏感倔强的心,恐怕才是真正的自我。早晨,阳光照在草上,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黄昏,微风初起,风中充盈着过往的群声嘁喳,旧日天竺葵的呢喃窸窣——在这些美好的瞬间,我才是真正的我,无关风月、不问过往,是一个拥有自己灵魂的人!
我从哪里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粒尘埃,因了偶然,来到这世界。若问来处,只怕是浩浩宇宙,渺渺太空,天地间一蜉蝣,沧海中之一粟。但既来自宇宙,四海八荒皆可是我的来处。人说一粒沙里可看世界,半朵花上能说人情,我喜欢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向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洒脱,享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闲适,偏爱“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的意境,憧憬“松花酿酒,春水烹茶”的出尘,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期待与一切世间美好邂逅,然后相看两不厌,静默欢喜。此心安处是吾家,与来处无干。
我要到哪里去?毋庸讳言,从踏进人世的第一天,我们的去处便已是定局。世事短如春梦,尼采说:“树叶从树上飘零,终被秋风扫走;生命和它的美梦,终成灰土尘埃”,我们来自尘土,终将归于尘土——。少年鲜衣怒马华灯烟火,中年山居茅屋布衣蔬食,个中滋味,都是人生的况味。所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坦途也好,泥泞也罢,都是人生常态。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必奢求被人铭记,平凡你我,生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世界我来过,经历了世间诸多的美好,含着平静的微笑离开,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灵魂三问,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早日找到答案,或许,我们能更好地活着。
时间:2023-05-26 作者:校园文学网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一只特立独行的狗
- 曾读过王小波的一篇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很受触动,从动物的身上,往往可以看到人的影子。
- 05-31
- 灵魂三问
- 哲学上有著名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直逼灵魂深处,躲无处躲。
- 05-26
- 汇聚萤火,便成星河
- “武汉醒了!”这座英雄的城市渐渐恢复起往日的烟火气息,重整行囊再度出发。
- 05-26
- 爱是教育的灵魂
-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的灵魂。
- 05-26
- 观战
- 步入初中,学习量增多,无暇顾及;父亲厌烦,喝斥;母亲可怜它,所以这只我们家饲了三年的暹罗猫被送到了阿姨家。
- 05-26
- 树立和平意识 厚植家国情怀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家破人亡的悲剧。
- 05-26
- 蟋蟀记
- 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夏秋季节的夜晚鸣叫不停,成为这个季节独有的特征。
-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