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如昨日,觉时已隔世
我一直相信已故的亲人朋友会托梦给还在乎的人。
有天下午我本是在看网课的,早上睡到自然醒所以听网课过程中一直挺精力充沛的,没有一丝一毫睡意。
大概快两点的时候,我突然莫名觉着很困,就顺势趴在右手小臂上睡着了。
梦里的情节很无厘头,没有故事背景,仿佛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梦里的我刚开始身处家中,心里一直在想要去书店看有没有新到的书籍。结果场景一转就来到了离家最近的书店,和弟弟到处找书看,看到一本放在最上面一层的书,想拿下来看一看,就抱起我弟弟去拿下来。
没成想书架倒了,砸着对面的两个男同学,他们的脚受伤了。这里的情节确实挺狗血的,可能在我潜意识里这种行为本身就存在风险,因此在梦境中危险性被夸大了几倍。
这里发生了更加莫名其妙的事情,书店老板摇身一变,仿佛变成了训练我们这些顾客的教官,命令我们围着书店内围跑圈,没错是跑圈!原谅我无比离奇的梦境,在梦里,书店已经变得相对空旷,就像学校的室内羽毛球场一样。
而我很着急,因为那两个同学还受着伤。我很不理解这个“教官”让我们跑圈的强制行为,因此我和他大吵了一架,把书架倒地认定为是他们书店的防护措施没做好,他们没有把书架放到稳固的位置,更没有安置人字梯让顾客们去拿到书架最上面一层的书籍。但其实,真实生活中的是绝不会像梦里的我有着如此的强势,也许长大以后许多想做的事情反而要靠虚拟梦境来实现了。
我话音一落,便让另外两个男生帮我扶着那俩“伤患”出去找诊所包扎了。
奇怪的是我们到处找不到诊所,找到的都是些开中药的药店。他们说没有看诊的服务,只能称药买药,让我们去找诊所看有没有伤到筋骨。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那两个帮忙的男生默默走了,俩“伤患”也只剩下一个,还有一个不知道是嫌我半天找不到还是怎么不知去了何处。我扶着那个仅剩的伤患的手臂,让他走路的时候脚少受点力。本来我想背着他的,但是尝试了,背不动。
慢慢地,下起了雨来。还是一家药店,不是诊所。
慢慢地,雨越来越大。
这时,突然,有人轻拍了我的肩膀。
我转头一看,是她!!!
我很开心地喊着她的名字,问她怎么会在这里。
她还是和平时一样朴实慈祥,看我淋了雨,十分着急,很自然地摸了摸我内层的衣物,呼了口气,像是侥幸一般说着还好里面没被雨水淋湿。
我什么都没和她说,但她仿佛知道我在找什么似的,让我跟着她走。
我带着那位“伤患”,跟着她走了一段路,走了没多久,到了一个没来过的地方。
那家店门口的屋檐伸出来很长的遮雨棚,她对里面的人说:“把……收起来。”
我没有听清楚她说的什么,应该是把遮雨棚收起来。那个遮雨棚很低,不是正常人的高度,但是她完全没有顾虑,就直接走过去了,但那个棚子并未碰到她的头。而我和那个“伤患”都要弯下半个身子才可以不碰着上方的遮雨棚。
但是我看到那个遮雨棚渐渐地收起来了,我也不用弯着腰走过去了。
我直起身,走到店门口时,发现这是一家小诊所,她已经在里面了。
她挥挥手,让我赶紧带着人进来看脚。
我刚要迈进去,但周围的世界突然天旋地转。我整个人晕晕乎乎,重心不稳,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倒去。
我努力往她的方向看去,最后一眼,只看到她惊慌失措的眼神,她想要伸手过来扶我。
可是,她还没碰到我的身体,梦境中的世界颓然消失了。
是的,我醒了……
依稀记得那天天气不好,突然降温还下起来雨。我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还担心自己感冒了给自己倒了杯热水。
那天,我突然想起她曾经和我说过的一句话,“999是预防感冒的,小柴胡是治胃感冒的。”那时的我正分不清家里那么多感冒药的区别。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她说的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但是,再也不会有人这么耐心地告诉我这些感冒药的区别了……
时间:2023-09-07 作者:彭煜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随笔推荐
- 玛珥湖畔
- 对水质的讲究,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我平常有喝茶的习惯,刚到长春工作时,当地人推荐用泉阳泉矿泉水泡茶,说是产自长白山,水源
- 09-10
- 来世仍做常书鸿
- 幸甚,上世纪90年代初,我陪在一家文化刊物当记者的妻子雪扬,登门拜访了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家常书鸿先生及夫人李承仙
- 09-05
- 冬日的山村
- 像柴火一样温暖的家常话还没有说够,冬天就悄然无声地来了。
- 09-05
- 收字纸的老人
-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
- 09-05
- 北京胡同爱改名
- 北京胡同,有百花深处、花园大院、芳草地、杏花天、什锦花园这样文雅美丽的名字。但是,胡同的名字最初起得粗俗的,也不在少数。
- 09-05
- 落叶化蝶
- 秋天,路边青青草地铺上一层枯叶,绿色和枯黄色泾渭分明,是希望、平和与沧桑、悲凉映照。
- 09-05
- 傍水而居在小溪
- 小溪是一条溪流,也是一块自然恬静的土地。反映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真善美的电影《大花》剧组在全国很多地方寻找外景拍摄地
-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