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的午后
午后的阳光透过平遥古城的城门,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将街道两旁的古建筑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黄。我站在古城墙下,抬头仰望,厚重的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雨,墙面早已布满斑驳的痕迹,却依旧透着威严与庄重。城墙上的垛口整齐排列,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士兵守卫城池的身影,城门上方“平遥古城”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
走进古城,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圆润,每一块石板都像是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古城的兴衰变迁。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风格,灰瓦白墙,飞檐翘角,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历经沧桑,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与繁华。有些店铺的门板是木质的,上面刻着古老的商号名称,推开时会发出 “吱呀” 的声响,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沿着街道往前走,不远处便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 市楼。市楼矗立在街道中央,三层楼阁式结构,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楼顶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楼身上悬挂着许多红灯笼,随风轻轻晃动,为古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登上市楼,俯瞰整个古城,青灰色的屋顶连绵起伏,像一片灰色的海洋,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像流动的音符,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古城画卷。
市楼附近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特色小店。有的店铺售卖平遥牛肉,暗红色的牛肉切片后纹理清晰,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有的店铺售卖手工剪纸,红色的剪纸作品题材丰富,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剪工精细,栩栩如生;还有的店铺售卖传统的笔墨纸砚,宣纸的柔软、毛笔的坚韧、墨汁的醇香,都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我走进一家剪纸店,店主是一位老奶奶,她正坐在桌前专注地剪纸,手中的剪刀在红纸上灵活地穿梭,不一会儿,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便跃然纸上。老奶奶见我感兴趣,笑着向我介绍剪纸的历史和技巧,她的声音温和,眼神中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我来到古城的城隍庙。城隍庙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院内古柏参天,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城隍庙的大殿内,供奉着城隍爷的神像,神像威严庄重,两侧的侍从雕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题材多为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虽历经数百年,却依旧色彩如新,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院内的香炉里香烟袅袅,不时有信徒前来上香祈福,他们的脸上满是虔诚,在宁静的氛围中,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离开城隍庙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街道两旁的红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灯光透过灯笼的纸罩,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古城的夜晚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和店铺关门的声响,显得格外宁静。我漫步在街道上,感受着古城的夜晚,心中满是惬意。平遥古城的午后,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没有高原湖泊的辽阔,却有着独属于古城的沧桑与厚重。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藏着历史的印记,等着人们去探寻,去感受。
时间:2025-10-01 作者:曹馨媛 来源:校园文学网 关注:
散文推荐
- 岁月悠长,墨染书香
- 在时光的长河里,岁月以它独有的节奏缓缓流淌,不急不缓,从容不迫。
- 09-16
-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 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星辰,不觉岁末已至。轻闭双眼,追寻那些深深浅浅的记忆和感动,在心底里一遍遍地回眸,一次次地回味。
- 09-16
- 花开在校园,亦是校园纵
- 花开当第一缕晨光徐徐酒入校园,夏日的芬芳便开始蔓延;当第一丝微风开始躁动,花瓣在空中迎风起舞的模样,倒是惹人怜爱的很。
- 09-16
- 苔痕漫过十九岁
- 晨雾未散时,我总在走廊尽头遇见第一缕阳光。它从爬满凌霄花的铁栅栏间斜斜切进来,像是被揉碎的蜂蜜,缓慢地洇湿了瓷砖上的青苔。
- 09-09